导航

北京升级改造慢行系统,二环辅路非机道拓宽至超3米

发布时间:2021-05-21阅读次数:


       拓宽1米的自行车道、专属骑行者的“左转绿灯”、在全国创新设计的“自行车优先”标识……短短两个月,不少在二环路上骑车的市民已经感受到了这些人性化的改变。

  这源于北京交管部门正在推动的二环路沿线慢行系统改造升级工程。据悉,这项工程预计6月底可全线完工,二环辅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将从2米左右普遍提升至3米以上,最宽处能达到3.6米。

  ■ 调研

  市民骑行比例提升 现有道路条件不能满足需求

  近年来,北京市骑行人数显著增长。《2020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市自行车骑行量达到5.4亿人次,占比为6.4%。而在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的比例更高。数据显示,12.1%的出行者会选择骑车出行。然而,原有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宽度不足,特别是二环路配套的慢行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骑行需求。

  为了创造更适宜骑行的道路环境,北京市慢行系统、绿色出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鼓励绿色出行的政策也纷纷落地。

  去年10月和今年4月,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先后两次“四不两直”骑行检查二环路慢行交通系统,并提出了多项关于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交通流线设计、标志标线施划、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交管部门在调研后发现,除了车道不够宽,二环路沿线的非机动车道还普遍存在通行能力不强、通行效率较低、骑行舒适度低和骑行安全感不强等问题。

  “由于数据和统计上的误差,我们低估了北京市的自行车出行比例,骑行实际上已经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一种重要方式。”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参与了此次二环路慢行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他认为,基于多种因素考虑,对二环路慢行系统实施优化改造势在必行。

  改变1 拓宽

  改造后非机动车道宽度普遍提升至3米以上

  5月8日深夜,在北二环与桦皮厂胡同交叉口附近,施工人员在机、非车道的分界线上码放了导流锥筒,一场施工即将开展。根据西城交通支队的规划设计,这一路段具备拓宽非机动车道的条件。

  5月9日凌晨,辅路内几百米的道路标线被重新施划。与之前的标线相比,机动车道向内收了近1米,腾出来的地儿全都匀给了非机动车道。

  从去年10月起,这样的施工在北京市交管局的推动下已陆续展开。其中,西二环的月坛南桥至西直门桥路段率先启动慢行系统优化。在西二环路试点改造的基础上,今年3月,优化改造二环路全线慢行系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交管部门的目标是,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局部消减机动车道数量等措施,最大限度增加非机动车通行空间。改造后,二环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能从2米左右普遍提升至3米以上,最宽处可达3.6米。

  改变2 创新设计

  左转信号灯、“自行车优先”标识等优化通行秩序

  除了增加车道宽度,一些路口的信号灯也发生了改变。

  5月8日下午4点,晚高峰将至。二环路月坛北桥路口旁,不少骑行者正在等候信号灯的转换,这个路口沿着二环路方向加装了两组“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它们由LED灯和一个自行车图标组成。

  在每一个红绿灯周期中,都有一次非机动车的“左转绿灯”,时长约为20秒,地面上也清晰地标出了“一次性左转”通过路口的行驶区域。

  “抢行的自行车、电动车少了,有专门给我们安全通行的信号灯,谁还冒险呀。”外卖员小王每天都要路过月坛北桥路口好几次,前段时间他就发现,这里南北向的道路上增加了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

  北京交管局科信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试点“左转信号灯”后,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月坛北桥路口,改造后的非机动车红绿灯等候时间缩短了14%。

  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在南二环永定门西滨河路的起点,导流线的位置移到了辅路中间,用以区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明确了路权;在东二环朝阳门桥下,机、非混行路段内被施划了“自行车优先”标识,这项内容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次创新;在西二环广安门桥下,环岛内原本错综复杂的标线也被重新梳理清晰,自行车和机动车可以根据标线各行其道;一些交叉口路段上的Z字形非机动车道也被调整成直线,“裁弯取直”后减少了自行车的通行距离。

  ■ 效果

  西二环一路段非机动车通行能力提升近4成

  北京市交管局秩序处优化科科长李磊说,在给二环路慢行系统“问诊把脉”的过程中,交管部门推行了更精细化的治理思路,采取“一路一策”的措施,针对二环路沿线的每一米道路进行慢行系统的整治。

  “原先是把空间留给汽车,现在是在保障机动车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空间留给非机动车,大部分改造后的二环辅路非机动车道的宽幅比机动车道还要宽。”李磊说。

  在给自行车更多的通行空间并充分保障路权的同时,机动车的行驶环境也逐渐变好。交管部门发现,二环主辅路交接处的一些堵点、乱点在本次改造后通行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减少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车流交织,骑行者有了专属的通行路线也就无需再与汽车抢行,驾驶员们也不用担心突然会有自行车冲到自己车头前面。

  数据显示,率先启动慢行系统优化的西二环月坛南桥至西直门桥路段,非机动车通行能力提升38%以上。

  ■ 观点

  辅路内放慢车速可降低发生事故概率

  在改造中,交管部门遵从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机动车道应压尽压,非机动车道宜宽则宽”。

  在增宽自行车道的同时,机动车的通行效率是否会因此受影响?如何平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利益矛盾?对此,东城交通支队科长田颍涛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从专业角度上看,辅路内的汽车速度变慢不一定是“坏事”。

  “车道宽度缩减,汽车车速或许会降低,但我们分析后认为,它的影响也是积极的。”田颍涛解释,根据交通心理学的研究,随着车道宽度的降低,驾驶员也会更加谨慎,对不确定性情况也会加强预判,自然也会放慢车速,从而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另外,交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改造后,辅路内的机动车道会保证含线3米的宽度,符合国标要求。实地观察后发现,旅游大巴车在3米宽的车道内行驶也没有问题,两边仍有不少“富余”的空间。

  杨新苗认为,市民的“担忧”可以理解,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更多的市民体验过在增宽的自行车道上骑行后,就会慢慢认可这样的改变。

  “核心区内鼓励非机动车交通出行,骑行显然更有价值,应该占有主导优势。”杨新苗说。


Top